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

《說文解字》字典

☆ 2022/09/23 因應 Unicode 15 發布,同步更新《說文解字》字典,原連結請重新下載。
☆ 2022/03/17 小幅度更新,請參見《說文解字》字典更新,原連結請重新下載。
☆ 2019/02/15 訂正若干網友反饋的錯誤,以及因應手機 APP 特性略作調整,原連結請重新下載。

五、六年前為了閱讀的需要,我製作了初版的《說文解字》字典,但一直不是很滿意。直到兩年前相關的製作技巧、經驗都逐漸成熟,於是決定重做。我以 蔣門馬老師相贈的《說文解字》綜合檢索系統離線版資料為底稿,整合舊版資料,經過修整、訂正大致完成了一個雛型。之後的兩年,陸續擴充、修正,慢慢形成了今日字典的規模。為了讓更多對於漢字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利用此字典,徵得 蔣老師的同意,在兩年後的今天正式公開分享出來,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朋友了解一些漢字的本源。


本字典的原始數據主要取自白雲深處人家 蔣門馬先生相贈的《說文解字》綜合檢索系統離線版,經過修整、訂正,並合併了若干其他來源的資料而來。寧波 蔣門馬先生耗費了多年的時間與精力,收集整理成極為完整的說文解字資料,承蒙相贈,並在製作的過程中多有說明、指正,不勝感激。

綜合檢索系統的原始數據有不少瑕疵,像陳昌治本的頁碼,是從四拼版頁碼換算而來,所以只有奇數沒有偶數。通訓定聲、說文義證頁碼也多有錯誤。經 suns99 兄出手相助,修復了陳昌治本頁碼,並增補了《說文解字校箋》、《說文解字注》(許惟賢本)的頁碼。《繫傳》文字也多有錯漏,原稿多處「云」誤作「雲」、「咸」誤作「鹹」,已人工粗略排查一遍。而《段注》文本文句缺漏甚多,不甚理想,後來找到志攀兄建立的 github,大規模修整後,取代了缺漏的段注文本。

整部字典以三本主要的《說文解字》著作——大徐本、小徐本(《說文解字繫傳》)、段注本(《說文解字注》),並立為經,而以其他的輔助資料——書籍頁碼、相關附註為緯,交織出一個綿密的參考網絡。每一次查詢都能看到這三個版本的異同,如果備有各版書影還能快速參閱各種刻本原貌,段玉裁的《說文解字注》、朱駿聲的《說文通訓定聲》、桂馥的《說文解字義證》、王筠的《說文句讀》,清代「說文四大家」的頁碼索引一應具全,對於《說文解字》的研究,這是一個很方便的查考工具。

大徐本的文本經過 蔣老師多次的修訂,質量最好。字頭的篆字部分,我則取了汲古閣本的截圖來呈現。三千六百多條相關附註則多是引用小學堂字形演變的數據(底本應該是漢語大字典),再經訂補而來。

小徐本的文本質量較差,錯漏較多,基本上是以述古堂本為底本。字頭的篆字部分,我則取了祁寯藻刻本的截圖來呈現。

段注本的原始源頭是日本學者的整理,雖經多手整理,但仍有三千多個缺字待補。後來 蔣老師出手幫忙,把這些缺字補錄一遍,方成現狀。字頭的篆字部分,我則取了經韻樓本的截圖來呈現。

許多《說文解字》的線上查詢工具,只有文本,沒有篆字字頭。須知許慎的整部《說文解字》,奠基於小篆字形,缺了篆字的對照是無法真正理解《說文》內涵的。所以製作這部字典時,我特別注重篆字的部分,儘量以原書的截圖來呈現,而不取現成的字型(例如北師大的說文小篆字型)來套用。

有關《說文解字》的各種書籍版本,在 蔣老師的 《說文解字》綜合檢索系統 網頁中有詳細介紹,這裡就不再贅述。至於各本著作的頁碼,除了繼承自 蔣老師的數據再修訂外,我自己也新製了若干,後來得到一眾好友的熱烈響應、支援,古、今相關著作陸續累積至三十餘本(將來有機會的話還會持續增加),表列如下: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藤花榭本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續古逸叢書本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丁晏跋宋刻元修本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孫星衍本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汲古閣本
  • 宋・徐鉉《說文解字》陳昌治本
  • 南唐・徐鍇《說文解字繫傳》祁寯藻刻本
  • 南唐・徐鍇《說文解字繫傳》述古堂景宋寫本
  • 清・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經韻樓本
  • 清・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許惟賢整理(鳳凰出版社,2007)
  • 清・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(商務印書館,1937)
  • 清・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補遺》
  • 清・桂馥《說文解字義證》連筠簃叢書本(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4)
  • 清・桂馥《說文解字義證》崇文書局覆刻本
  • 清・王筠《說文解字句讀》續修四庫全書本
  • 清・蔣和《說文字原集註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本
  • 清・徐灝《說文解字注箋》甲寅京師補刊本
  • 清・毛際盛《說文新附通誼》
  • 王貴元《說文解字校箋》(學林出版社,2002)
  • 董蓮池《說文解字考正》(作家出版社,2005)
  • 湯可敬《說文解字今釋》上下冊(岳麓書社,2002)
  • 張舜徽《說文解字約注》全四冊(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9)
  • 羅君惕《說文解字探原》全十冊(中華書局,2013)
  • 蔣人傑《說文解字集注》全三冊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)
  • 王平、李建廷《說文解字》標點整理本(上海書店出版社,2016)
  • 崔樞華、何宗慧 標點注音《說文解字》(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0)
  • 丁福保《說文解字詁林》全二十冊(中華書局,1988)
  • 季旭昇《說文新證》(藝文印書館,2014)
  • 章太炎《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》(中華書局,2008)
  •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《古文字詁林》全十二冊(上海教育出版社,1999)
  • 李圃、鄭明《古文字釋要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0)
感謝 蔣老師、瑾昀、捕風兄、suns99兄、阿良兄、州吁兄、偉明兄,可能還有一些間接幫忙或者我遺漏的朋友,沒有這些朋友也就成就不了這些成果。

段玉裁在《說文解字注》裡,對大、小徐的說文多有修訂,甚至有不少篆字字頭都有更動。我參閱了多篇相關論文,把經段氏改篆的字頭特別標示出來,提醒查閱時多加注意。

請參閱一系列四篇「漢字使用環境的建置 ㈠ —— 顯示篇」、「漢字使用環境的建置 ㈡ —— 輸入篇」、「漢字使用環境的建置 ㈢ —— 辭典篇」、「漢字使用環境的建置 ㈣ —— 開卷篇」的說明安裝字型與相關工具,以利完整顯示和輸入查詢。字典中用到了不少目前 Unicode 尚未收錄的漢字【註①】,目前只有配合全明體或全宋體才能完整地顯示。

詞條總數:17386
字頭數目:9866
序跋附錄:1
圖片數目:32574
連結數目:7620
下載連結:說文解字.zip

林林總總,歷經兩年時間的點滴累積,我與多位好友合力完成了這部再改版的《說文解字》字典,現在無條件地公開分享出來,樂見學術研究、教育工作、個人閱讀這方面的運用,但請勿用做任何形式的商業營利行為。希望這些寶貴的資料能更方便地被大家運用,也請有使用的朋友能將發現的瑕疵、錯誤反應給我知道,以利我後續的修正。

最後,將一些製作過程中記錄的工作日誌附在這裡,做為一個回憶與紀念:
  • 2017/05/04 段注整合完畢,瑕疵仍多。未輸入的缺字統一用 ※ 表示,有三千多個 ※。經韻樓段注頁碼尚有近五百頁需人工查驗才能整理出各頁字序。
  • 2017/05/05 段注本的篆字,有些跟大徐本並不相同,因此把段注本的篆字圖片整合進來。
  • 2017/05/09 阿良兄贊助兩本頁碼:《說文解字考正》、《說文解字今釋》。經韻樓本的頁碼梳理完成、訂出各頁字序。更動六百多個說文的代表字頭,儘量選用接近篆字字形的字元來做為代表字頭。
  • 2017/05/19 suns99 兄幫忙完成了《說文解字約注》的頁碼。
  • 2017/05/22 瑾昀及阿良兄提供了《說文新證》、《古文字詁林》的頁碼。須注意《說文新證》是配合 2014 年的版本。
  • 2017/05/31 代表字頭利用漢語大字典的字頭數據再次修訂,儘量以現今的通行字做為代表字頭。402 個大徐本的新附字,在字頭右上方加上「(新)」標示。將大徐本的反切、頁碼移至正文區段,使【大徐本】、【小徐本】、【段注本】三區平衡並立。頁碼資訊不斷增長,嘗試用折疊隱藏的方式來解決。將漢語大字典的說文附注(近三千條,數據取自小學堂再經訂補)吻合進來,提供更豐富的相關補充。參考相關論文,將 120 處段玉裁改動篆字的字頭標示出來。
  • 2017/06/06 利用小學堂數據再核對一次,調整近三百個通行字頭,補了三百多條遺漏附注,另增補 382 條說文新證(節錄)附注,附注數目來到 3680 條。另 19 個新修字加上標註、訂正若干錯誤。
  • 2017/06/09 利用多份數據來還原《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》紙本順序頁碼、訂出各頁字序,筆記的部首部分目前沒有加進來。
  • 2017/10/30 州吁兄提供了《說文解字探原》、《說文解字集注》兩份頁碼索引。
  • 2017/12/18 收到 蔣老師的《說文解字注》校訂文本,花了兩天時間重新整理、吻合。根據 蔣老師的整理,新增了兩個段注 "假" 字頭。
  • 2018/11/05 完成《說文解字(施謝捷版)》。根據網上流傳甚久的一份 Word 文件所做,作者為古典文獻的專業學者施謝捷教授。內文綜合了大、小徐,極有參考價值。(未得施謝捷教授同意前,不對外發布分享)
  • 2018/11/08 偉明兄提供了《古文字釋要》、州吁兄提供了《說文新附通誼》頁碼索引。
  • 2019/01/28 花了一個禮拜時間整理,把《繫傳》篆字吻合進來。suns99 兄提供了《說文解字》標點整理本、偉明兄提供了標點注音《說文解字》頁碼。
  • 2019/02/25 花了兩天時間把蔣老師提供的另一版《通訓定聲》頁碼重新整理吻合,替換錯誤很多的舊版《通訓定聲》頁碼。
(工作日誌並不完整,有時發懶、有時忘了記錄,呵呵!)



【註①】在辭典中若使用了「全宋體」的補充漢字,我一律標示為紅字,以提醒使用者注意。這些補充漢字並非 Unicode 官方訂定的通用標準,故於論文、著作一類的正式場合引用辭典內容時,請特別小心處理、標註,以免參閱者看不見該補充漢字。




8 則留言:

  1. 您好,請問「蔣注」是代表哪位研究者的註釋呢?感謝。如圖:https://i.imgur.com/k1ZSSxF.png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您好,蔣老師的《說文解字》綜合檢索系統裡有這些備註,不確定出自誰手(或許是蔣老師的閱讀筆記),故暫記在 "蔣老師帳下",名之曰「蔣注」,呵呵!

      刪除
    2. 已向蔣老師求證,這些備註確實為蔣老師所加。

      刪除
  2. 您好,查「頁」字」,段注:】大徐本此下有𦣻者䭬𩠐字也。--->請問】是多出來的嗎?感謝。附圖:https://i.imgur.com/8Q0d2fJ.png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謝謝您無私分享這麼好用的字典,由衷感激!
    想向您請教:
    一、我平常在電腦上較喜歡使用GoldenDict字典軟體,但在這個軟體中,無法打開此字典內摺疊起來的各版本頁碼,點擊可見頁碼也無法透過GoPage打開PDF。
    二、承上,在GoldenDict中,全字庫字形無法正常顯示,都是豆腐。
    上述問題不知道有辦法解決嗎?
    當然,換用MDict就沒有上述問題,但GoldenDict的功能較多,若能只使用這個軟體,更加方便。
    再次感謝您的分享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您好,在论坛有见到朋友发布您制作的佩文韵府词典,但是链接已过期,能不能分享一下呢?万分感谢!

    回覆刪除